7月底的那场特大暴雨,冲毁了位于太行深山区的石盆南街村的出村道路和桥梁,村民们心急如焚。
三天惊魂时刻,战果叫人欣慰:暴雨山洪来势凶猛,全县群众无一伤亡。从孟震的手机上,记者看到县委书记陈宏锋和县委政府领导的多条通讯记录,有通话记录,有会议记录,有语音留言,有文字部署,叫人感动的是,这些通讯记录的发生时间多在午夜之后,最晚的一条是7月31号凌晨4点,内容是要求大家紧盯山体塌方和漫水桥险情,不可有任何侥幸心理。
在关键时候,群众看党员,党员看支部,而支部就要看带头人。直到8月1日,雨势变小,马爱民才意识到,因为通讯中断,他和家人已经失联两天。抢险救灾,咱得当先锋、打头阵,这是责任。洪水过后,赞皇县组织党员干部和抢险人员昼夜施工抢通水毁设施危难时刻没有一个人退缩,无论是村党支部书记、乡镇党委书记还是县委书记,他们冲在最前面,挡在了灾难和群众之间,他们知道,那是他们应该待的地方,他们也知道,洪水、塌方、泥石流,灭顶之灾随时可能发生,但他们共同作出了相同的选择。灾难面前,一群共产党人挺身而出,向险而行,筑成了一道最坚实的防洪堤坝,创造了无一伤亡的奇迹。
这是我长这么大以来,见过最大的一次洪水。郝立杰告诉记者,能打赢这一仗,他们都感到挺自豪据当地气象部门统计,7月29日凌晨至31日凌晨,两天时间梁家庄累计降雨1008.5毫米,是这个小山村以往两年降雨量的总和。几条铁路线路的调图之所以获得如此高的关注度,根本原因在于,不断加快推进的京津冀轨道交通建设让人民群众在生活、就业等过程中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红利。
京唐城际开通后,北京站至唐山站最快1小时03分可达,待北京城市副中心站建成后,北京城市副中心站至唐山站最快运行时间预计为39分钟,这为需要常态化往返京唐两地工作生活的民众增强了说走就走的底气,节省了时间成本。不断完善的路网不仅拉近了京津唐三地空间距离,对于唐山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带动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区域整体经济竞争力也具有重要意义。近日,记者来到位于高新区京唐智慧港的唐山西站,偶遇在站前广场阴凉处纳凉的张先生。当日,唐山晚报微信公众号转发此条消息后,阅读量迅速破万。
京津、京唐等多条城际列车扩容。加快实施机场改扩建工程,到2027年,三女河机场T2航站楼投入使用,机场保障能力达到200万人次,服务优质的航空保障体系基本形成。
协同发展,交通先行,交通圈就是经济圈、生活圈、物流圈可视化吊钩和激光定位系统,可以让作业人员和塔吊司机实时了解吊钩情况,在夜间也可通过激光精准预判吊钩下落位置,保障施工质量和安全生产。保定日报讯(记者刘佳 通讯员钟峰)走进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保定医院项目建设工地,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随处可见,智能临边防护系统、平台减员控员AI监测系统、智能安全帽等数字平台和智能产品颠覆人们对传统建筑工地的认知。临边防护预警系统只是智慧工地的一部分。
施工现场,可视化吊钩、激光定位系统、塔机安全检测系统、智能安全帽、无人值守地磅等数字智能设备分布于多个区域点位,涉及建筑施工和安全监管各领域、各环节。扬尘在线监测系统,实时显示空气质量、噪音、环境温湿度等各项指数。嘀嘀嘀,请远离洞口临边区域。塔机安全检测系统通过加装传感器设备,对塔吊风速、高度、幅度、吊重等进行检测汇总,发现违规行为及时双向报警提示。
建筑工地里,发现有施工人员越界闯入作业区,红外对射临边防护系统紧急发出智能提醒。无人值守地磅对现场已有地磅进行物联网设备改造,达到无人值守无人称重功能。
市住建局副局长崔越介绍,此外,系统还可对现场作业人员不戴安全帽、不穿反光衣等行为进行检测,并作出提醒,有效保护施工人员安全。临边防护预警系统内置GPS定位、红外靠近探测及双磁吸声光报警装置,24小时对项目基坑、施工洞口防护网状态进行实时监测。
智慧工地建设内容分为必做项、应做项、鼓励项,主要包含智慧项目管理平台、人员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BIM+技术管理等10大类71项具体内容及应用场景要求,进一步明确智慧工地建设工作目标、具体技术应用要求和方向。通过将信息管理平台、智能技术、智能设备广泛应用到建筑工程施工中,创新工程管理模式,构建覆盖生产现场、项目、企业的智慧工地管理体系,有效提高工地现场生产效率、管理效率和决策能力等,实现工地数字化、精细化、智慧化管理,确保施工现场安全、建筑品质可控、建筑工人权益有保障。近年来,我市聚焦智慧工地建设工作,强化数字赋能,实现施工生产、安全监管智慧化智能化,筑牢工程安全底线,提升建筑产品质量。智慧工地平台汇总现场物联网设备信息,对现场各生产要素进行综合管控。据了解,我市在全省率先启动智慧工地建设工作,印发《推进智慧工地建设工作方案(2023-2025年)》,构建主管部门、施工企业、工程项目部三级联动智慧工地管理体系,实现全市智慧工地数据一个库、监管一张网,一网统管,建造方式智能化、现场管理智慧化、部门监管可视化该项目共分为拾光智慧体育公园、工业遗存保护区、立体园林住宅区和风貌提升区4个部分。
近日,86岁的石家庄退休工人普堂姐在家人陪同下,来到石煤机城市更新项目工业遗存保护区1号馆参观。石家庄深挖文化底蕴、突出风貌特色,开展了小街小巷整治提升专项行动,在2021年、2022年整治提升2025条小街小巷的基础上,今年又启动实施了518条小街小巷整治提升工作。
如今,已建成开放的拾光智慧体育公园和工业遗存保护区1号馆,成为周边群众的热门打卡地,前来参观游玩的人络绎不绝。河北日报记者 史晟全摄这里的许多老物件,让我想起年轻时候的情景。
开拓城市空间,提升城市品质。近日,在石家庄高铁片区建设现场,各项工程正有序推进。
石煤机城市更新项目,原为石家庄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的厂区,企业退城搬迁后,老厂区闲置下来。以前打开石家庄地图,纵横城区的3条高速公路,束缚着城市发展,三环内9座高速收费站车流密集,导致城市容易出现交通梗阻。近年来,石家庄市坚持把城市作为一个整体的艺术品进行精雕细琢,全力推进城市更新重点项目建设,拉开城市框架、提升城市品质、补齐民生短板,努力打造让本地人自豪、外地人向往的魅力之城,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坚持在二环内做减法,石家庄大力开展私搭乱建、违章建筑专项整治工作,2021年7月至今,整治完成占地近3300多万平方米的84502处私搭乱建和违章建筑。
科学高效利用拆后腾退的2779万平方米可用土地,进一步完善弥补城市功能,建设了一大批公园游园、便民市场、停车场,做到了还空间于城市、还绿地于人民、还公共配套服务于社会。为不断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运动健身需求,仅2022年一年就见缝插针建设了209个球类运动场地,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运动带来的快乐。
河北日报记者 史晟全摄消除城市割裂,畅通市区循环。2021年10月,石家庄通过资产划转等方式,对绕城高速内近百公里高速路取消收费,城市空间框架就此拉开。
我们按照在二环内做减法、二环外做乘法的要求,实施石煤机城市更新项目,注重工业遗存与品质生活的有机融合,使石煤机老厂区从工业锈带变身生活秀带。(记者董昌、张晓超)。
石家庄市城发投集团所属城市更新集团副总经理李志伟说。完善城市功能,补齐民生短板。同时,还高标准启动实施了高铁片区、太平河片区、龙泉湖片区、留营片区、和平东路片区、东南三环片区六大城市更新重点项目,9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和1975年以前危旧住房改造2项试点工作,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居住环境发生的显著变化。如今,这里已成为周边市民休闲锻炼的好去处。
坚持在二环外做乘法,实施拥河发展战略,引导城市新兴功能向滹沱河沿线聚集。今年10月1日,复兴大街和北三环市政化改造主体工程将建成通车,不仅能为城市构建起高效便捷、四通八达的现代交通路网体系,还将依托这两条相互交叉的道路形成十字形经济隆起带,有效带动周边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助推沿线装备制造、现代服务、高端商务等产业做大做强,成为激活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近日拍摄的石煤机城市更新项目拾光智慧体育公园。在2021年、2022年对1601个老旧小区进行改造的基础上,今年又对364个老旧小区实施改造提升。
展览馆里,一张张图片、一件件实物向人们展示着石家庄工业发展的光辉历程头天特大暴雨来袭后,郝立杰就拿着转移路线图,和村里的党员干部按照事先制定好的包片方案,逐户走访,明确了需要转移避险的61名村民。